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4-25
    理论分析与方法探讨
    基于GA-SA的多点封控行动中的兵力分配研究
    王书勤, 黄茜
    2024, 33(4):  1-6.  DOI: 10.12005/orms.2024.0104
    摘要 ( )   PDF (13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封控是武警部队遂行多样性任务中经常采用的一种重要军事行动,关系到多样化任务遂行的成败。为进一步提高武警部队在多点封控行动中的兵力分配的精确性和科学性,文中基于武警部队驻地分散实际,考虑各封控小组对各封控点成功率不同及到各封控点的距离不相等等因素,以实现各封控点成功率最大化和以小组开进的路程和最短为目标,建立了多点封控行动中的兵力分配模型。依据问题特点进行了遗传算法编码和适应度函数设计,将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模拟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SA)相结合,提出了一种GA-SA算法,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及较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优越性。
    基于最小权覆盖的医药电商配送中心选址及区域覆盖优化研究
    李建红, 丁秀好, 雷鸣颢, 罗晓萌
    2024, 33(4):  7-13.  DOI: 10.12005/orms.2024.0105
    摘要 ( )   PDF (112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配送中心选址及区域划分是物流配送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了配送时效及配送成本,在当今电子商务领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国内医药电商企业,提出了一种考虑药品配送时效的配送中心选址策略;随后建立该问题的整数规划模型,采用最小权顶点覆盖方法描述问题,并通过优先队列分支限界算法对此模型进行求解,得出最优选址结果;最后按最小运费原则将被重复覆盖区域进行再划分,得到配送中心选址及区域划分最终方案。本文基于上述策略为国内某头部医药电商企业提供了两种选址方案:保留企业原有配送中心并确定新配送中心选址点(改进选址方案)和从企业所有需求节点中重新为配送中心选址(重选址方案),并使用企业真实销量和物流数据进行算例分析。
    考虑个体客户满意度的多车程生鲜品配送路径优化
    王能民, 梁馨月, 张萌, 何正文
    2024, 33(4):  14-20.  DOI: 10.12005/orms.2024.0106
    摘要 ( )   PDF (1116KB) (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生鲜电商的兴起,生鲜品的道路运输量越来越大,其配送任务越来越复杂,提升客户满意度是生鲜品配送的重要目标组成。文章以一个具有配送自主权的生鲜品供应商为研究对象,以整个计划周期内生鲜品配送的车辆运输成本最小及客户满意度最大为双目标,且客户满意度从顾客的个体视角考虑,构建双目标多车程带时间窗及考虑订单打包时间的车辆路径优化模型。基于ε-约束方法,设计了两阶段变邻域搜索(VNS)和模拟退火(SA)相结合的元启发式算法,基于车辆构造初始路线,并针对性地提出了3点改进措施,包括通过数学性质推导下界、减少求解过程中不必要的搜索空间以及规避求解过程中被支配解的后优化处理。最后,以Solomon标准算例为基础构造算例对所设计的算法进行了计算实验,其求解结果表明:其设计的算法具有有效性,并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出相关管理启示。
    考虑客户满意度的实时取送货路径优化问题
    吴腾宇, 张景露, 余海燕
    2024, 33(4):  21-27.  DOI: 10.12005/orms.2024.0107
    摘要 ( )   PDF (1049KB) (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即时配送订单出现的动态性、服务客户的满意度、末端配送路网的非对称性,在配送订单的时间窗限制下,建立实时取送货路径优化模型。通过定义并调整非对称网络系数,构建非对称配送网络,提出滚动时域忽略策略(Ignore策略)和滚动时域实时判断策略(Real-time策略)。Ignore策略要求配送员一旦出发,返回配送起点前忽略所有新出现的订单,Real-time策略要求配送途中实时判断当新订单出现时,是否返回起点取货,重新规划配送路线。使用数值仿真软件,在不同非对称系数、客户时间窗、订单数量等的情形下分析策略适用性。数值算例分析表明,Real-time策略适用于网络较大的情形,而网络较小且订单数量较少时,Ignore策略更适用。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末端合单配送和路径优化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基于简易测量方法的VSI-EWMA-NPX图多目标优化设计
    王海宇
    2024, 33(4):  28-34.  DOI: 10.12005/orms.2024.0108
    摘要 ( )   PDF (1122KB) (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npx图对过程异常波动的监控效率,结合可变抽样间隔(VSI)动态控制图和指数加权移动平均(EWMA)图的设计方法,构造了一种能够以较低的质量成本实现对异常波动的具有较高检测能力的VSI-EWMA-NPX控制图,研究了平均产品长度(APL)和单位产品平均质量成本的计算方法,并由此构建了VSI-EWMA-NPX图的经济统计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通过一个具体的算例说明了该优化设计模型的计算步骤并与已有的几种控制图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在统计性监控效率和经济性质量成本两方面都具有良好的表现。
    带服务时间窗的绿色多式联运路径和速度多目标优化
    吴鹏, 季海涛, 林峰, 程俊恒
    2024, 33(4):  35-41.  DOI: 10.12005/orms.2024.0109
    摘要 ( )   PDF (1027KB) (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货物运输中,除考虑传统的成本目标外,最小化其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一类新的带服务时间窗的绿色公海多式联运多目标优化问题,旨在多式联运网络中决策货物运输路径和速度以满足货物运输需求,目的是同时最小化货物运输总成本和碳排放总量,并建立该问题的多目标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为有效求解该问题,将上述非线性模型转化为线性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ε-约束法和模糊逻辑相结合的算法。最后以我国典型的绿色多式联运问题为例对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和算法能够有效求解所提出的带服务时间窗的绿色多式联运多目标优化问题,为决策者在进行绿色多式联运的路径和速度决策时提供参考。
    补给需求可拆分的流动疫苗接种车与补给车同步调度优化
    吕亚云, 胡志华, 王耀宗
    2024, 33(4):  42-49.  DOI: 10.12005/orms.2024.0110
    摘要 ( )   PDF (1250KB) (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流动疫苗接种车有助于缓解疫苗接种站拥堵与降低居民接种出行成本。考虑到接种车疫苗储存容量有限,要求调配疫苗补给车补给以维持库存水平。采用对接种车待补给量进行拆分的方案,可由多辆补给车对接种车进行补货。围绕补给决策,接种车和补给车的路径相互耦合,要求满足时空同步约束。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基于贪婪策略的进化算法,优化接种与补给决策。扩展Solomon数据集生成不同规模的算例,实验结果显示选择合适的补给策略,有助于维持平稳的接种车剩余库存,并有效降低成本。最后,以上海市浦东新区疫苗流动接种数据为例,验证研究的应用价值。
    考虑组测成本和时间价值的概率群试双目标优化模型研究
    马千里, 高梓惠, 贾鹏, 马佰钰, 张铭真
    2024, 33(4):  50-55.  DOI: 10.12005/orms.2024.0111
    摘要 ( )   PDF (128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核酸检测成本和检测完成时间的控制问题,提出基于组测成本和时间价值的概率群试优化方法。首先,用多类成本效用函数表示组合和检测成本,建立考虑组合成本和混合检测成本的概率群试优化模型,获取最优核酸检测样本混合数量,探究样本阳性概率和组测成本效用函数对优化结果的影响;其次,考虑检测完成时间对疫情控制的影响,分别将样本采样能力和检测能力纳入优化模型,建立基于组测成本和时间价值的概率群试双目标规划模型;最后,进行COVID-19核酸检测实例分析,验证模型适用性,得到最小检测成本和最短检测完成时间下的帕累托最优曲线。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较为合理的核酸检测样本混合数量为10,但视待检区域的疫情风险等级和医疗资源分配差异,核酸检测样本混合数量也可调整为5和20等。
    多块排样方式的二维板材下料优化模型与算法
    潘卫平, 樊治平, 黄敏, 计明军
    2024, 33(4):  56-62.  DOI: 10.12005/orms.2024.0112
    摘要 ( )   PDF (13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矩形件二维板材剪切下料问题,提出一种多块排样方式的二维板材下料优化模型与求解算法。为了均衡考虑排样方式的计算复杂度和板材利用率,将多块排样方式的块数定为八块。通过3次一分为二剪切操作将板材分割成八个矩形块,并将每个块剪切成方向相同的同种矩形件。构造八块排样的优化模型及算法是按照排样价值最大原则来确定所有可能尺寸的块中矩形件的最优布局和板材的最优八块划分。提出的列生成算法迭代调用上述八块排样算法生成一系列下料方案,选择耗费板材最少的一个下料方案作为最终解。通过采用文献基准例题和实际生产实例验证了本文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八块排样算法的排样价值高于3种文献排样算法,并且,八块排样方式的下料算法板材利用率高于已有文献给出的下料算法。本文给出算法计算时间可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碳税政策下考虑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再制造系统优化策略
    张会臣, 韩小雅
    2024, 33(4):  63-69.  DOI: 10.12005/orms.2024.0113
    摘要 ( )   PDF (1223KB) (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基于消费者环保意识和政府碳税政策,从产品竞争与侵蚀的角度出发,对外包授权再制造系统运作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在不减排策略、减排策略和供应链协调三种情形下,分别建立了生产商与再制造商之间的博弈模型,并进行优化求解。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可以促使生产商降低新产品价格和专利费用,而对于再制造商,只有当再制造产品的接受程度较大时,再制造产品的价格才会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而提高;有趣的是,新产品的最优减排率并不总是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而提高,需要考虑两种产品单位碳排放之间的差距;此外,减排策略的实施对产品的专利费用没有直接的影响,也不总是有利于新产品需求的提升;最后,碳税政策在供应链协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双赢”局面的形成。
    基于一致性和共识性分析的区间互补偏好关系群决策方法
    孟凡永, 汪怡雯
    2024, 33(4):  70-76.  DOI: 10.12005/orms.2024.0114
    摘要 ( )   PDF (982KB) (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应对决策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加性一致性和共识性分析的区间互补偏好关系群决策方法。主要包括:针对现有区间互补偏好关系加性一致性定义的局限性,本文基于区间判断矩阵的中值和偏差,提出一种新加性一致性定义并介绍其性质;针对不完全区间互补偏好关系,本文通过构建规划模型确定区间互补偏好关系的残缺信息;针对不一致区间互补偏好关系,本文提出一致性检验模型和一致性调整模型;基于距离测度定义共识度量指标,并展开加性一致区间互补偏好关系共识性分析。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零售商的定价策略选择与库存决策——考虑策略型消费者的过度自信与风险规避行为
    宋亚楠, 岳泽新, 谢冬
    2024, 33(4):  77-84.  DOI: 10.12005/orms.2024.0115
    摘要 ( )   PDF (1174KB) (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可能受到多种行为偏好的影响。本文考虑策略型消费者的过度自信与风险规避行为,基于固定价格和降价两种定价策略,构建了零售商库存决策模型,分析了消费者两种行为偏好对零售商定价策略选择和库存决策的影响,并探讨了过度自信与风险规避行为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1)当零售商采用降价策略时,库存水平和利润随消费者过度自信水平的提高而降低,随消费者风险规避程度的增加而提高;2)当消费者过度自信水平较低时,风险规避对零售商最优利润的影响较大,零售商选择降价策略将获得更高的利润;3)当消费者过度自信水平较高时,风险规避行为对零售商最优利润的影响较小,零售商选择固定价格策略将获得更高的利润。相关研究结论为考虑策略型消费者行为的零售商定价策略选择和最优库存决策提供参考。
    基于政府补贴的创业投资定价与决策
    张寅冬, 丁川
    2024, 33(4):  85-91.  DOI: 10.12005/orms.2024.0116
    摘要 ( )   PDF (1126KB) (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经济正处于由要素推动型模式向创新驱动模式转变的历史时期,创业投资已成为激励企业创新研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推手。现有学者对如何制订最为有效的补贴策略仍然存有争议。本文着眼于三类不同类型的孵化补贴政策的同时结合孵化过程中的股权商议过程,分别得到了三种补贴政策下考虑股权商议过程的多阶段创业投资定价公式。研究发现:企资双方针对同一投资项目的投资价值,因补贴政策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针对扶持项目的最优补贴政策随项目主要特征的变化而变化。本文为最优补贴政策的制订提供了理论参考与依据。
    考虑地方政府部门协同和居民信息隐私关注的智慧社区建设演化博弈分析
    檀哲, 沈燕梅, 李富声, 曹惠真
    2024, 33(4):  92-98.  DOI: 10.12005/orms.2024.0117
    摘要 ( )   PDF (11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慧社区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跨部门协同和居民信息隐私顾虑的问题。为研究建设的推进路径,本文分别构建地方政府部门间主从博弈模型和地方政府-社区居民间演化博弈模型,给出不同协同模式下政府部门的最优努力水平以及建设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居民信息隐私关注水平低于特定阈值是建成智慧社区的必要条件,该阈值与居民对公共服务、部门协同的感知有关;协同能力强弱是影响政府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高回报系数不但促使政府部门付出更多努力,还有利于提高政府和居民效用。最后,结合计算机仿真开展案例分析,验证了居民信息隐私关注水平和公共服务感知水平对演化收敛的影响。论文的研究结论对优化智慧社区建设机制有一定启示。
    基于动态演化博弈的RCEP对跨国科技合作影响研究
    龙利娟, 王源昌
    2024, 33(4):  99-104.  DOI: 10.12005/orms.2024.0118
    摘要 ( )   PDF (948KB) (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科技合作是应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的重要措施。为判别RCEP对跨国科技合作的影响,本文构建三策略科技合作演化博弈模型,利用2019年各RCEP成员国实际数据,通过对有无RCEP下的演化路径及稳定策略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RCEP的签订能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科技合作,但对于合作程度较高的国家而言,它的签订意味着更多的“搭便车”机会;就RCEP对中国的影响而言,签订RCEP后,由于合作程度加深,监测成本降低,中国与其余成员国均会将完全合作策略转变为欺软策略以获取“搭便车”收益。因此,建议设立第三方监管机制以推动RCEP跨国科技合作产生积极效应。
    考虑模具约束和开机成本的并行机调度问题研究
    李金霖, 尹成龙
    2024, 33(4):  105-111.  DOI: 10.12005/orms.2024.0119
    摘要 ( )   PDF (95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受企业实际的注塑排产问题启发,本文研究了一类考虑模具约束和开机成本的相同并行机调度问题,目标是最小化加权延迟成本、换模成本和开机成本之和。构建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证明了问题必定存在无机器空闲的最优解,提出了新的工作分配规则以确保产生的解都无机器空闲。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修改的ATCS算法(ATCS-MOD)和基于列表调度的遗传算法(GA-LS)两种算法。大规模数值实验证明GA-LS求解效果优于CPLEX和ATCS-MOD,更显著优于传统ATCS算法,同时也证明了新工作分配规则相比传统ATCS规则的优越性。
    复杂金融网络级联失效模型仿真及可靠性分析
    张权, 莫祯祥, 杨璐瑞
    2024, 33(4):  112-117.  DOI: 10.12005/orms.2024.0120
    摘要 ( )   PDF (12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杂网络中级联失效现象会导致网络大面积崩溃进而导致一系列灾难性后果,通过对其建模、仿真和定量分析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级联失效问题。本文在复杂网络理论基础上,基于复杂网络的动力学特征和级联失效机理,运用图论语言建立了金融网络模型;首次将级联失效经典模型运用到复杂金融网络研究中,提出了金融网络级联失效模型。然后通过仿真定量分析了不同条件下金融网络级联失效模型的可靠性,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有助于复杂金融网络失效的预防及进一步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在金融网络级联失效模型仿真过程中,增加迭代次数,会导致网络效率下降,节点失效率上升。当网络受到蓄意攻击时,网络效率迅速下降,节点失效率快速上升;网络受到极大冲击,且这种冲击远大于随机攻击情况下。第二、同一种攻击方式下,提升风险容忍系数α,有助于提高网络效率、降低失效率,提升网络可靠性,甚至可以避免网络级联失效的发生,但这会付出相应的成本。
    应用研究
    基于战略导向的项目组合风险应对策略选择模型
    张旭, 白思俊, 王宗韩, 郭云涛
    2024, 33(4):  118-124.  DOI: 10.12005/orms.2024.0121
    摘要 ( )   PDF (142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章以战略实现为导向开展项目组合风险应对策略选择研究。文章首先构建了战略-项目组合-风险三层网络;然后,使用质量功能展开方法和球形模糊集,搭建了项目组合风险分析双层质量屋,对三者关系进行了转化和定量分析;随后,建立了以战略实现程度最大化为目标的风险应对策略选择模型;最后,以某项目组合为例,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分析了风险应对预算对决策结果的影响。文章所提出的模型可为实际项目组合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风险应对决策支持。
    大数据驱动下新能源汽车政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动态作用机制研究
    刘勤, 温晓楠, 韩笑
    2024, 33(4):  125-132.  DOI: 10.12005/orms.2024.0122
    摘要 ( )   PDF (1328KB) (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仍存在瓶颈制约,多种政策如何在复杂不确定环境下有效作用亟待探索。基于大数据驱动研究范式,采集12种新能源汽车政策及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相关多源异构数据,搭建PSR-贝叶斯网络模型,以新能源汽车整车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结果预测和原因诊断探究政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动态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各类政策强度动态变化,呈现由需求面购置拉动,经由供给面推动和环境面压力,向需求面后市场的强度转移趋势;(2)通过结果预测识别各阶段主导作用政策,从初期购置优惠,经由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与双积分,转向四类政策协同作用为主导;(3)通过原因诊断识别各阶段关键政策瓶颈,科技创新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需求面非财政措施政策细则需要优化。
    交易或合作?双积分政策下汽车制造商积分策略研究
    霍红, 罗丹, 鄢章华
    2024, 33(4):  133-139.  DOI: 10.12005/orms.2024.0123
    摘要 ( )   PDF (1290KB) (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积分政策实施后,汽车制造企业须调整生产运营策略以应对政策变化为企业带来的影响。以由一个同时生产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组成的汽车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构建汽车制造商的交易策略和合作策略模型,比较不同策略下汽车供应链的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对比分析不同投资金额时汽车制造商的最优积分策略。研究表明汽车制造商可通过直接交易或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合作的方式获取新能源正积分;不论汽车制造商选择交易策略或合作策略,汽车供应链集中决策比分散决策更优;当投入的金额较小时,合作策略更有优势;通过收益共享契约协调后,供应链成员收益达到帕累托最优。
    车联网环境下车辆上匝道元胞自动机仿真模拟
    陈群, 杨诗瑶, 薛行健
    2024, 33(4):  140-146.  DOI: 10.12005/orms.2024.0124
    摘要 ( )   PDF (183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验证车联网下的交通效率与安全水平,针对高水平车联网下的车辆上匝道过程进行了元胞自动机仿真。针对主道为双车道的上匝道场景,在换道规则上提出了协同换道规则,改进了强制换道规则,从而建立了考虑安全距离和互联性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并模拟了智能网联车与普通人工车混合排列下的交通效率与安全状况。当车流密度较大时,不同车辆排列方式的指标值差异显著。在交通效率方面,当智能网联车渗透率高时,出流量较大且平均速度在20m/s处聚集。说明智能网联车对交通效率有积极影响,而普通人工车的长队列对交通效率有消极作用。在交通安全方面,碰撞时间与临界指数函数值的分布结果均表明,混行情况下智能网联车形成的长队列有利于交通安全,而普通人工车的聚集对交通安全不利。
    ATIS与收费策略下多用户随机均衡的效率损失
    张俊婷, 朱文龙, 叶顺强, 陈华友
    2024, 33(4):  147-152.  DOI: 10.12005/orms.2024.0125
    摘要 ( )   PDF (1027KB) (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ATIS作用的交通网络,用户具有交通信息接受程度的异质性;进一步,考虑实施道路收费策略情形下,用户具有时间价值的异质性;基于这两类异质性,研究了ATIS下异质性交通网络的效率损失问题。用户对ATIS系统的响应程度,亦即ATIS信息遵从率,是影响ATIS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ATIS信息遵从率参数的引入,将用户分为不同类型。假设用户均按照随机方式进行择路,建立了基于时间准则与基于费用准则的多用户Logit-随机均衡变分不等式。当系统总出行成本包含收费时,建立了多用户双准则系统最优模型,界定了多用户Logit-随机均衡相对于多用户系统最优的效率损失,推导出效率损失上界;进一步分析了当路段阻抗函数为多项式情形时,引入了自由流出行时间参数,给出了双准则下效率损失上界的解析式,分析了效率损失上界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双准则下效率损失上界为ATIS信息遵从率的减函数;此外,效率损失上界与路段阻抗函数、用户时间价值及其对路网的熟悉程度、路网本身复杂程度等因素有关。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
    网约车实时订单在线选择策略设计与竞争分析
    武小平, 兰梦月
    2024, 33(4):  153-158.  DOI: 10.12005/orms.2024.0126
    摘要 ( )   PDF (10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现实中网约车司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的频繁“拒单”现象,为优化乘客满意度、网约车平台调度效率和司机个人收益,提出派单模式下网约车司机实时订单决策问题,并采用在线策略设计与竞争分析展开研究。本文讨论了订单行驶距离小于返空距离的情形,即订单不收取车辆返空费。研究了一般网络上网约车实时在线调度的竞争比下界,并设计了最优调度策略——阈值策略(PT策略),分析了策略的竞争性能。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明,PT策略能有效帮助网约车司机提高工作期间实时订单的总收益,从而降低司机“拒单”行为,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网约车司机、网约车平台和政府具有一定管理启示。
    信息不对称下绿色供应链延保服务策略研究
    林志炳, 张俊超
    2024, 33(4):  159-166.  DOI: 10.12005/orms.2024.0127
    摘要 ( )   PDF (1281KB) (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延保服务对绿色供应链成员决策及信息共享的影响,分别构建了零售商不提供延保、零售商提供延保及零售商与第三方企业合作提供延保的三种模型。通过对比不同延保模型得出以下结论:(1)企业的延保服务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绿色度和渠道成员利润,且零售商单独提供延保服务能够最有效的改善绿色供应链绩效;(2)延保服务对零售商信息共享的影响取决于制造商对市场需求预测值的大小,即当制造商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值较小时,延保服务有利于零售商信息共享,反之则不利;(3)零售商进行信息共享总是对制造商和第三方企业有利,但不一定有助于提升自身利润和产品绿色度。
    数字技术赋能下产能共享企业数字化升级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
    贡文伟, 郭子祥, 丁凡, 彭永涛
    2024, 33(4):  167-173.  DOI: 10.12005/orms.2024.0128
    摘要 ( )   PDF (1565KB) (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产能力共享离不开平台和数字技术,基于数字技术赋能视角,分析围绕产能共享平台的制造企业数字化升级过程,构建产能共享企业实施数字化升级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企业在实施数字化升级和不实施数字化升级两种情形下的演化稳定策略集,推断实施数字化升级的动态演化路径和主要影响因素,用Matlab对演化博弈模型进行模拟仿真,比较分析各参数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潜在订单收益率、平台补贴系数、预期收益系数、升级投入风险系数、设备技术相似度以及订单损失成本等对博弈双方的策略演化结果有显著影响,并根据产能共享企业实际,提出相应建议,增强企业数字化信心。
    基于双目标DEA模型的中国省级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评价
    魏方庆, 储军飞, 杨锋
    2024, 33(4):  174-180.  DOI: 10.12005/orms.2024.0129
    摘要 ( )   PDF (1212KB) (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合理地评价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对于提升其国际科技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一般被划分为研发和商业化两个前后连续的子阶段。本文基于合作共赢的思想,从研发子阶段和商业化子阶段合作视角出发,建立双目标DEA模型。然后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在2013—2015年(包括三个连续的创新周期,即2013年代表2013—2015年;2014年代表2014—2016年;2015年代表2015—2017年)的整体创新效率、研发效率和商业化效率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创新效率偏低,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远大于商业化效率,较低的商业化效率是导致整体创新效率偏低的主因;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创新效率、研发效率和商业化效率存在省际和地区之间的差异。最后,根据研发效率和商业化效率,本文将29个省级高技术产业划分为四类,为每个省级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提出具体策略。本文丰富了评价理论与方法,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动态需求扰动下双渠道联合减排策略及协调机制分析
    周慧妮, 张斌, 谭勇, 吴鹏
    2024, 33(4):  181-187.  DOI: 10.12005/orms.2024.0130
    摘要 ( )   PDF (1327KB) (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联合减排被广泛应用于低碳供应链实践中,其包含制造商的减排和零售商的广告营销活动。本文以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低碳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假设不确定的动态市场需求受产品减排量和零售商低碳广告宣传的动态影响,扩展了需求模型;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联合减排策略在双渠道供应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得其成员和整体的利润不断攀升;(2)战略联盟为最佳策略,实现了低碳供应链的Pareto最优;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合作广告与减排成本分担契约比合作广告契约更加有效,当消费者对直销渠道以及低碳产品的偏好越强烈,供应链成员采用合作契约的可能性就越大;(3)批发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渠道忠诚度对于零售商的最优策略有着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供应链成员在低碳环境下的联合排放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数字普惠金融对个体职业选择影响研究
    王昱, 胡腾, 姜婕姝
    2024, 33(4):  188-193.  DOI: 10.12005/orms.2024.0131
    摘要 ( )   PDF (94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普惠金融成为缓解我国严峻就业形势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本文运用Probit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个体职业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对创业决策和受雇就业决策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创业决策促进作用更大并且对非涉农就业决策正向影响作用更大。(2)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及城镇个体选择受雇就业的促进作用更大;相较于男性,对女性受雇者与创业者促进作用更大;相较于老年,对青年受雇者与创业者促进作用更大;相较于低人力资本,对高人力资本受雇者促进作用更大;相较于党员,对非党员受雇者与创业者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研究结论为合理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职业选择、因势利导做好稳就业工作,提供了重要政策参考。
    碳排放权交易能否改善区域环境污染?——基于七个试点省市的合成控制法检验
    高凯, 赵艺, 胡斌
    2024, 33(4):  194-199.  DOI: 10.12005/orms.2024.0132
    摘要 ( )   PDF (1234KB) (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统筹低碳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实现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是否具有环境污染的协同治理效应探讨将是对环境政策协同治理效果研究的有效补充。基于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对区域环境污染展开综合评价,并采取合成控制法研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区域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可以显著降低区域环境污染,政策效应具有异质性,同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通过提升技术、优化能源结构两条路径改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应在全国范围内因地制宜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完善优化能源结构、提升技术活力的相关制度体系。
    基于BA-SVR混合模型的果蔬生鲜物流需求预测模型研究
    汪芸芳, 史意, 陈丽华
    2024, 33(4):  200-205.  DOI: 10.12005/orms.2024.0133
    摘要 ( )   PDF (955KB) (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构建BA-SVR混合模型对果蔬生鲜物流需求进行预测研究。首先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搜索技术构建果蔬生鲜需求指数相关网络关键词词库,进而采用皮尔森(Pearson)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选择预测因子。其次,结合果蔬自身特点以及物流市场变动因素,提出了果蔬生鲜物流指数(Fruit & Vegetable Logistic Index,FVLI)概念,分析了FVLI变动的影响变量,使其成为反映物流市场信息变动的重要指标。再次,利用蝙蝠算法(Bat Algorithm,BA)自动更新迭代参数的优势,将其引入到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模型中,用于优化SVR模型中自由参数值,进而构建BA-SVR混合模型对北京市果蔬生鲜需求变化趋势进行模拟仿真及实证预测。最后根据构建的性能预测指标,通过确立的基准模型与其进行对比,评估BA-SVR混合模型性能的优劣,从而提出一种可以用于果蔬生鲜物流信息短期预测的改进方法。
    基于双凹凸变换的高阶模糊认知图天然气消费预测
    王青青, 骆正山, 高懿琼, 王晓敏
    2024, 33(4):  206-211.  DOI: 10.12005/orms.2024.0134
    摘要 ( )   PDF (1023KB) (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高阶模糊认知图难以处理一维时间序列预测问题,提出基于双凹凸变换的高阶模糊认知图。为增加数据维度,采用特定函数对一维时间序列作凹凸变换,其次为改善高阶模糊认知图非线性表达能力,设计了具有凹凸特征的新传递函数,并结合全国及30个省份的2000—2019年天然气消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对数据作增维凹凸变换基础上,采用新设计传递函数的高阶模糊认知图和基于传统传递函数的高阶模糊认知图预测结果相比更优,新传递函数适用率高达96.4%;其次将其两者预测结果和ARIMA及GM(1,1)相比,得出所提方法的适用率可达87.1%,进一步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卖空如何影响业绩目标设定——基于企业产权性质的分析
    宣扬, 程博, 刘淑君
    2024, 33(4):  212-217.  DOI: 10.12005/orms.2024.0135
    摘要 ( )   PDF (95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基于中国逐步放松卖空管制的制度背景,分析了卖空对于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业绩目标设定行为的影响。采用双重差分检验、PSM-DID、Heckman两阶段方法的回归结果均表明,不同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在卖空管制放松后下调了销售收入增长率目标。进一步分析发现,销售收入操控空间较小的国有企业下调业绩目标的幅度更大,并且国有企业业绩目标的下调提高了业绩达标概率,进而缓解了股价崩盘风险。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在制定业绩目标时考虑了维护股价稳定的战略需要,在卖空管制放松后下调了业绩目标,改善了股价崩盘风险。本文的研究发现丰富了业绩目标设定的相关文献,加深了对于卖空经济后果的认识,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差异化行为,对于国有企业改革和资本市场建设具有一定启示。
    管理科学
    消费者偏好信息不对称下合同制造商高质量入侵策略研究
    闵杰, 徐小禹, 欧剑, 曹宗宏
    2024, 33(4):  218-225.  DOI: 10.12005/orms.2024.0136
    摘要 ( )   PDF (1305KB) (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由一个合同制造商(Contract Manufacturer,CM)和一个原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组成的二级供应链,CM在为OEM代工的同时,也引入自己的品牌与OEM竞争。在OEM能够获取消费者质量偏好信息的前提下,分析不同信息结构和CM高质量入侵行为对供应链成员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CM入侵总是对自身有利,而对OEM不利。(2)信息不对称始终损害CM的利益,但只有在CM入侵且高低偏好市场之间的差异较大时才损害OEM的利润。(3)若真实市场偏好较高,且不掌握信息的CM对市场信心较弱,则OEM产品的定价能使所有消费者的需求都得到满足。(4)提高代工产品的质量在CM不入侵或者信息对称下对CM有利,而其余情况下是否有利与CM销售成本有关。进一步讨论了消费者偏好信息的作用,发现多数情况下OEM不获取消费者信息对自身更有利。
    混合所有制改革、跨国技术授权与社会福利——基于混合寡头模型的研究
    李攀艺, 胡丹
    2024, 33(4):  226-232.  DOI: 10.12005/orms.2024.0137
    摘要 ( )   PDF (118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公有企业民营化对技术创新传播及本国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将跨国技术授权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构建一个存在成本差异的本国公有企业与私有企业进行古诺竞争的混合寡占模型,通过比较混合寡头和私有寡头两种市场下外国非生产型技术持有者的最优授权范围,探讨了跨国技术授权时公有企业民营化对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哪种市场结构下技术持有者最优授权范围都取决于两类企业间的成本差距和技术创新程度;跨国技术授权时公有企业民营化能否提高本国社会福利水平具有不确定性,只有当成本差距或技术创新程度较大时,民营化才有利于提高跨国技术授权带来的社会福利。研究结论对于微观层面的企业选择跨国授权策略,以及宏观层面上国家完善技术进口政策与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实践启示。
    高管文理科教育背景与企业创新
    彭方平, 何锦安, 廖敬贤
    2024, 33(4):  233-239.  DOI: 10.12005/orms.2024.0138
    摘要 ( )   PDF (96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旨在从CEO文理科教育背景差异对企业创新影响的角度提供一些经验证据。基于双重/无偏机器学习方法,本文研究发现:理工科教育背景的CEO对企业创新具有正向的促进效应,即相对于人文社科教育背景的CEO,理工科教育背景的CEO能显著提高企业创新。同时,高学历理工科教育背景的CEO对企业创新产出质量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相对于高新企业而言,在一般企业中上述差异反而更显著。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相对于人文社科背景的CEO,理工科教育背景的CEO倾向于通过加强企业创新团队建设、提高创新投入强度等途径促进企业创新。本文首次为企业高管的文理科教育背景差异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