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1年 第3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2-25
    理论分析与方法探讨
    分享经济环境下制造业产能分享的三群体演化博弈分析
    郝家芹, 赵道致
    2021, 30(2):  1-7.  DOI: 10.12005/orms.2021.0034
    摘要 ( )   PDF (14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制造业产能分享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制造模式,打破了原有制造业系统的平衡。为研究制造业产能分享参与群体的决策行为,在产能分享平台具有网络外部性、制造企业具有接入成本且博弈群体均具有有限理性的假设条件下,构建了“产能分享平台-制造业产能所有企业-制造业产能需求企业”三个博弈群体的演化博弈模型。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模型的演化稳定策略,探讨了制造企业接入成本、产能分享平台的网络外部性系数等对此动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演化稳定策略的经济和管理意义。最后,用数值仿真对比分析不同参数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为产能分享平台和制造企业的行为决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基于政府支持的军民合作技术创新演化博弈研究
    张芳, 蔡建峰
    2021, 30(2):  8-15.  DOI: 10.12005/orms.2021.0035
    摘要 ( )   PDF (15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促进军民合作技术创新是军民深度融合战略背景下军民双方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演化博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构建了包含民企、军企与政府在内的三方博弈模型,寻找出能使整个系统处于均衡状态的稳定策略,并利用数值仿真分析了政府支持不同方式对军民合作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政府不同支持方式下,民企和军企相互促进,双方均向合作技术创新的方向演化,并最终保持稳定;随着时间的推进,政府最终均会选择退出支持,不同支持方式下退出速度不同;政府应对不同支持方式进行优化。
    社会化商务中消费者感知推荐信任的聚类方法研究
    尹进, 胡祥培, 郑毅, 周子轩
    2021, 30(2):  16-24.  DOI: 10.12005/orms.2021.0036
    摘要 ( )   PDF (9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兴社会化商务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高交互性及推荐信息的海量化和高动态性,对平台分析消费者感知信任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对推荐信息进行聚类难以体现消费者主观性及主体间关系。本文将感知推荐信任聚类问题转化为复合网络划分问题,将主观逻辑方法与基于Normal矩阵的谱平分方法相结合构建社会化商务中消费者感知推荐信任的聚类方法。首先,将推荐信息转化为感知推荐信任,然后,从社交网络中抽取感知推荐信任相似度与关系亲密度网络,并构建Normal矩阵用谱平分方法进行划分。最后,通过多组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该方法能够为社会化商务中消费者信任的分析提供新视角,为平台制定精准化营销策略提供支持。
    一个关于跨界污染控制的清洁技术创新微分博弈模型
    易永锡, 程粟粟, 傅春燕
    2021, 30(2):  25-30.  DOI: 10.12005/orms.2021.0037
    摘要 ( )   PDF (11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把清洁技术水平视为内生变量,构建了一个跨界污染的两国关于清洁技术创新微分博弈模型。在该模型中,参与国可以通过清洁技术投资或者等待对方创新投资的溢出来提高清洁技术水平,且两国均有两个可以选择的战略,即合作战略和非合作战略。研究的结果显示,技术外溢强度对参与国的技术投资和技术水平均有负向影响,相比不合作,跨界污染控制合作使各国以更低的代价获得更清洁的技术和更高的社会福利。
    社会网络环境下基于“信任—知识”模型的风险性大群体应急决策方法
    徐选华, 刘尚龙
    2021, 30(2):  31-38.  DOI: 10.12005/orms.2021.0038
    摘要 ( )   PDF (10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大群体应急决策专家之间信任关系及其传递引发的决策风险,以及由于大群体中个体偏好差异较大导致生成独立聚集等问题。首先,提出一个“信任—知识模型”对决策专家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行集成和传递,并根据决策专家的信任风险偏好得出决策专家之间的信任知识度网络;其次,利用Louvain算法对信任知识度网络进行聚类,高效快速的获得若干个聚集,并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确定每个决策者和聚集的权重;然后对每个聚集中的决策者偏好进行集结,并综合决策者给出的信息对备选决策方案进行排序。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基于在线评价信息的概率语言多属性变权决策方法
    汪兰林, 李登峰
    2021, 30(2):  39-44.  DOI: 10.12005/orms.2021.0039
    摘要 ( )   PDF (9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电子商务网站中涌现的大量在线评价信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在线评价信息的概率语言多属性变权决策方法,指导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在本文方法中,首先利用概率语言描述在线评价信息,构建概率语言决策矩阵,并重新定义了区间概率语言的得分函数;其次,利用变权方法处理决策矩阵,得出不同方案的各属性权重;再次,依据得出的属性权重,基于后悔理论,考虑决策者风险规避系数,求出各方案的综合感知效用值,并据此排序。最后,利用汽车之家网站提供的顾客在线评价信息,以一个汽车选择的实例说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考虑多元关联关系和语义变换的直觉不确定语言多属性决策方法
    刘政敏, 徐洪雪, 刘培德, 梁霞
    2021, 30(2):  45-52.  DOI: 10.12005/orms.2021.0040
    摘要 ( )   PDF (9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属性值为直觉不确定语言变量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一种不仅可以捕获属性间的多元关联关系并且能够满足决策者不同语义转换需求的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考虑已有运算法则缺少封闭性和灵活性,结合语言刻度函数,提出一种新的直觉不确定语言变量运算法则和排序方法。其次,根据新的运算法则,提出可以捕获属性间多元关联关系的直觉不确定语言Hamy平均及其加权形式,并对新算子的优良性质和特例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进而,提出一种新的多属性决策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考虑缺货的闭环供应链选址-库存-路径集成优化
    尉迟群丽, 何正文, 王能民
    2021, 30(2):  53-60.  DOI: 10.12005/orms.2021.0041
    摘要 ( )   PDF (121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再制造是企业实现环境友好、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策略之一;再制造的发展推动了新商业模式的出现,即产品服务系统;高效的再制造物流网络对于成功实施再制造十分重要。本文研究了基于产品服务系统下的再制造物流网络集成优化问题,即闭环供应链的选址-库存-路径的集成优化决策问题,且在库存策略中允许库存出现缺货的情况;论文基于产品服务系统模式构建了混合非线性规划模型来最小化生产、选址、配送、库存以及缺货成本,并采用了改进的禁忌搜索算法进行求解。通过与传统禁忌搜索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本文中的算法能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得到较优解。通过算例的敏感性分析得出,企业所服务的顾客如果接受再制造产品,提高回收率可以节约成本;在回收率一定时,客户在缺货情形下的制造和再制造批量比不允许缺货时要大,企业总成本比不允许缺货时要小。
    引入整合风险的服务集成商模式农村末端物流资源整合
    锁立赛, 姚建明, 周佳辉
    2021, 30(2):  61-67.  DOI: 10.12005/orms.2021.0042
    摘要 ( )   PDF (105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对服务集成商模式农村末端物流资源运作特征进行简要分析以及关键因素挖掘和量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对整合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整合风险,提出了整合过程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并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整合风险进行了量化,建立了服务集成商模式农村末端物流资源整合优化模型,构建了相应的求解算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双瓶颈路段家庭出行者早高峰出行问题研究
    李超婷, 李敏, 吴中明
    2021, 30(2):  68-74.  DOI: 10.12005/orms.2021.0043
    摘要 ( )   PDF (15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一次连续出行中两个路段各存在一个瓶颈的双瓶颈路段,研究了家庭出行者早高峰期间先后经过双瓶颈到达学校和工作地的出行行为。首先建立了无收费下的用户均衡模型,接着考虑了拥挤收费模型,并就学校工作地开始时间差值大小的不同展开讨论,分析得出对应系统总出行成本最优时的收费值和收费时窗。研究发现收费管理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总成本,并且学校和工作地开始时间差较小时的系统总成本更低,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高峰时长保持不变,且得出了使得系统出行成本最优时的收费方案。
    基于双向改进余弦相似度的话题发现算法
    武森, 高晓楠, 何慧霞
    2021, 30(2):  75-83.  DOI: 10.12005/orms.2021.0044
    摘要 ( )   PDF (126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话题发现是网络社交平台上进行热点话题预测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针对已有话题发现算法大多基于传统余弦相似度衡量文本数据间的相似性,无法识别各维度取值成比例变化时数据对象间的差异,文本数据相似度计算结果不准确,影响话题发现正确率的问题,提出基于双向改进余弦相似度的话题发现算法(TABOC),首先从方向和取值两个角度改进余弦相似度,提出双向改进余弦相似度,能够区分各维度取值成比例变化的数据对象,保留传统余弦相似度在方向判别上的优势,提高衡量文本相似度的准确性;进一步定义集合的双向改进余弦特征向量和双向改进余弦特征向量的加法等相关定义定理,舍弃无关信息,直接计算新合并集合的特征向量,减小话题发现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消耗;还结合增量聚类框架,高效处理新增数据。采用百度贴吧数据进行实验表明,TABOC算法进行话题发现是有效可行的,算法正确率和时间效率总体上优于其他对比算法。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通道密集式移动货架订单拣选研究
    周丽, 杨江龙
    2021, 30(2):  84-90.  DOI: 10.12005/orms.2021.0045
    摘要 ( )   PDF (13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密集式移动货架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仓储实践中,提高了仓储空间利用率,但增加了订单拣选的时间成本。本文根据密集式移动货架的仓储布局特点,针对多条通道可同时打开的情况,将货架移动时间转换成通道移动距离进行计算,提出了多条通道依次移动的优化规则,以整批订单拣选所耗费的总时间最少为目标,建立了订单拣选顺序优化的数学模型。针对该模型的特点,设计了实数编码且全局寻优的遗传算法,并进行了不同规模的算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针对不同规模的问题,均有显著的优化效果;货架数量、订单数量以及移动通道数量的小幅度增减,将会导致总拣选时间较大幅度的波动;多条移动通道初始位置居于中部或均匀分散,总拣选时间略优于其集中于仓储系统一端。
    社会互动视角下的服务型企业最优运营策略研究
    李城璋, 姜明辉
    2021, 30(2):  91-96.  DOI: 10.12005/orms.2021.0046
    摘要 ( )   PDF (109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主要研究在社会互动的影响下,服务型企业如何制定以价格、服务速率为代表的运营管理策略,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首先,基于M/M/1排队模型对顾客购买决策过程进行建模分析,考虑单个服务型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条件下,社会互动的作用如何影响定价和服务速率决策;其次,研究在竞争市场环境中,社会互动如何影响市场均衡状态下各企业的运营决策和市场份额。结果表明,无论在垄断还是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社会互动对服务型企业的最优运营决策均有不同程度与方向的影响。
    一类二阶段指派问题
    林浩, 林澜
    2021, 30(2):  97-101.  DOI: 10.12005/orms.2021.0047
    摘要 ( )   PDF (98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典的指派问题是研究资源与任务的二元匹配。作为推广,三维指派问题是研究资源、任务与作业的三元匹配。前者已有成熟的有效算法,后者是著名的NP困难问题。本文讨论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类二阶段指派问题,即可分解为二阶段决策的特殊三维匹配问题,给出多项式时间算法。
    基于经销商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政府补贴策略及效果分析
    狄卫民, 徐文君, 夏西强
    2021, 30(2):  102-109.  DOI: 10.12005/orms.2021.0048
    摘要 ( )   PDF (126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制造商负责再制造设计,经销商负责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建立政府无补贴、补贴经销商再制造和补贴制造商再制造设计3种策略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不同补贴策略对供应链成员企业决策的影响。同时,应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相同补贴支出下两种补贴策略的优劣。结果表明:相对于无补贴策略,两种补贴策略均会降低再制品和新产品的销售价格,提高再制品销售量,提升再制造设计水平,并且在再制品需求量小于新产品需求量时均会降低新产品销售量,在再制品和新产品的需求量相等时均会提高新产品销售量;另外,在相同的补贴支出下,当新产品需求量大于再制品需求量时,补贴经销商更能降低两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新产品的销售量,提高再制品销售量和制造商与经销商的利润,补贴制造商则更能提升再制造设计水平。
    应用研究
    海外区域技术平台投资的时机选择模型及实证研究
    吴崇, 薄思怡, 张诗帆
    2021, 30(2):  110-116.  DOI: 10.12005/orms.2021.0049
    摘要 ( )   PDF (95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后发企业海外区域技术平台(RTP)投资中“成熟技术产品推广”和“新技术产品开发”两个阶段,本文构建了两阶段实物期权模型。进一步,利用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上市公司样本,考察了RTP投资时机选择的决定因素及影响效果。研究发现,第一阶段外生不确定性越低、第二阶段内生不确定性越高、新技术产品项目的增长期权越大,企业越倾向于尽早地RTP投资于海外市场;在两阶段内外生不确定性的不同条件下,RTP投资时机相应地对企业创新增长产生了显著的差异影响。
    基于随机活动工期的现金流动态均衡前摄性与反应性项目调度优化
    宁敏静, 郑小强, 何正文
    2021, 30(2):  117-123.  DOI: 10.12005/orms.2021.0050
    摘要 ( )   PDF (10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承包商的现金流动态均衡对不确定条件下项目的顺利实施有重要影响。作者研究基于随机活动工期的现金流动态均衡前摄性及反应性项目调度问题,目标是在随机活动工期条件下,为承包商生成现金流均衡基准进度,并根据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动态地对其进行反应性调整。首先,通过建立前摄性调度优化模型生成基准进度,并提出两个反应性调度策略对其进行调整。其次,为以上诸模型的求解设计了模拟退火和禁忌搜索相结合的混合算法tabu-SA。最后,针对前摄性调度模型,在随机生成的算例集合上对算法进行测试,并进行大规模仿真实验。研究结果可以为随机活动工期下承包商保持现金流动态均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定量化决策支持。
    风险收益不对等条件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合作模式的优化
    李璇, 张海亮
    2021, 30(2):  124-129.  DOI: 10.12005/orms.2021.0051
    摘要 ( )   PDF (13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对外直接投资所面临的资金短缺、进展不顺利的问题,在风险分担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中国政府、东道国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投资合作模型。目的在于设计出足够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且保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顺利开展的风险分担模式。并通过数值模拟风险分担比例和利润分享比例对投资时机和投资价值的影响,证明了中国政府与社会资本间存在最优的风险分担比例,以及东道国政府与社会资本存在最优利润分享比例。
    夜盘交易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
    姚海祥, 洪雅芳, 马庆华, 黄予昕
    2021, 30(2):  130-138.  DOI: 10.12005/orms.2021.0052
    摘要 ( )   PDF (140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农产品期货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进一步加强,为防止相关期货产品的隔夜风险和价格跳水问题,对部分农产品期货实行夜盘交易制度。为测度夜盘交易制度是否有益于农产品期货市场朝着稳定、理性的方向发展,本文采用了适合刻画金融序列波动性的GARCH族模型,实证检验得出GARCH、GARCH-M和EGARCH模型能够高度拟合农产品期货的价格序列并显著衡量夜盘交易对于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基于GRACH模型实证结果,夜盘交易制度变量的回归结果显著,该制度能减轻农产品期货的价格波动,且其影响是显著的;第二、EGARCH模型的回归结果同样显著,分别对比不同样本期的EGARCH模型实证结果可以得到,夜盘交易的开放减少了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非对称性,使得市场趋向于理性的方向发展。
    员工流动季节性问题及SARIMA-ANN模型应用
    彭丽君, 马跃如
    2021, 30(2):  139-145.  DOI: 10.12005/orms.2021.0053
    摘要 ( )   PDF (12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企业员工流动受到中国商品生产季节性、劳动力市场供给周期性、员工身份两栖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数据呈现出季节性、非线性等特征。单一的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不能较好地拟合其发展趋势并预测未来。本文通过神经网络模型(ANN模型)来修正传统的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并加入季节性因素,从而形成SARIMA-ANN耦合模型,对企业员工流动的数据进行拟合与预测。通过对多组SARIMA-ANN模型的构建、衡量、比较与讨论,最终确定了较佳的神经网络对时间序列模型进行修正的耦合模型。实证结果显示,SARIMA-ANN模型充分考虑数据的季节性与趋势性,随机性与非线性特征并存的问题,对于季节性时间序列的经济数据的处理与预测是切实可行的。该耦合模型的应用证实了中国企业员工流动数据的趋势性与季节性、线性与非线性特征并存。这说明中国企业员工的流动具有更复杂的不规则的运动与突变,在精确预测有一定难度的情况下做好现有员工的留存工作是首要之策。
    基于缓冲超越概率的风险度量及套期保值
    孙晓琳, 胡莎莎, 郭海凤
    2021, 30(2):  146-154.  DOI: 10.12005/orms.2021.0054
    摘要 ( )   PDF (19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尾部风险测度是风险管理中的关键点,本文利用缓冲超越概率模型,量化不同预期损失的风险概率分布,构建条件风险价值约束下的最小化“厚尾事件”概率的套期保值策略,从而将现有研究的视角拓展到考虑预期损失和风险概率的双重维度。本文通过实证数据统计和参数化拟合分布两个方法提供不同风险阈值及对应的缓冲超越概率的稳定解集合,研究结果发现,无论预期损失服从厚尾分布还是正态分布,缓冲超越概率模型均能够显著地降低市场风险和潜在的“厚尾事件”发生的概率,并提供比最小化方差稳定的套期保值比率。
    基于混合跳扩散模型的最优投资消费和寿险购买策略研究
    杨朝强, 田有功
    2021, 30(2):  155-161.  DOI: 10.12005/orms.2021.0055
    摘要 ( )   PDF (13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研究在混合跳扩散模型下投资者分别投资于寿险、零息债券和股票时,关于最优投资消费和寿险购买的随机策略问题。通过构造满足混合跳扩散模型的金融市场、保险市场和可容许策略,在CRRA(constant relative risk aversion)效用下,利用动态规划的方法求解了对应的HJB方程,获得了值函数和最优策略的显式表达式。为了探索模型的有效性,本文给出了相对风险厌恶系数的数值分析以及相关参数对最优策略的影响。
    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定价研究
    扈文秀, 李茹霞
    2021, 30(2):  162-167.  DOI: 10.12005/orms.2021.0056
    摘要 ( )   PDF (122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的扩大,地方政府债务的信用风险日益凸出。本研究以企业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推出为契机,借鉴结构化模型的思路和KMV模型求解违约概率的逻辑,通过Monte Carlo方法模拟地方政府的违约过程,直接测算地方政府的整体违约概率;结合简约化模型的思路测算地方政府债券的具体违约概率,计算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理论价格,从而构建了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混合定价模型。研究发现,以企业债券为标的测算出的模型理论价格与市场报价基本一致,参数的敏感性检验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理论自洽性和实证可靠性。上述结论或将为新《预算法》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债务的治理与掌控及中国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提供新思路。
    基于排序预测的带交易费用在线投资组合策略
    杨兴雨, 林虹, 何锦安, 张永
    2021, 30(2):  168-175.  DOI: 10.12005/orms.2021.0057
    摘要 ( )   PDF (13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线投资组合决策过程中频繁调整资产头寸会产生较多的交易费用。本文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预期收益和交易费用的在线投资组合策略。通过预测资产的排序计算组合的预期收益,利用相对熵距离衡量交易费用,构造了一个极大化预期收益和极小化交易费用的优化模型,从而得到了一个在线投资组合更新策略。然后,从理论上证明了该策略具有BH泛证券性,即该策略与离线的最优购买并持有策略具有相同的渐近平均指数收益率。最后,采用中美股票市场实际数据,对该策略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策略的表现优于已有的在线投资组合策略,且对模型的参数不敏感。
    基于GAS t-Copula模型的金融市场非对称风险溢出效应测度研究
    赵如波, 田益祥, 田伟
    2021, 30(2):  176-183.  DOI: 10.12005/orms.2021.0058
    摘要 ( )   PDF (141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确测度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对于金融风险管理和构建投资组合具有重要意义,而金融市场之间的非线性及动态相关结构一直是风险溢出效应研究中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引入GAS t-copula模型与CoVaR方法,结合能够刻画重要典型事实特征的边缘分布模型,构建了金融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测度模型,以中国内地等五个股市为研究对象,测度美国股市对中国内地等四个重要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以检验模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内地等四个股市与美国股市之间呈现出显著为正且时变相关结构,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相关系数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中国内地等四个股市受到美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呈现出非对称特征,即下跌风险溢出效应强度显著大于上涨风险溢出效应;中国内地股市受到的金融风险溢出效应显著小于香港、日本以及英国股市。
    基于模糊ANP和TOPSIS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体系构建
    田霖, 张露露
    2021, 30(2):  184-190.  DOI: 10.12005/orms.2021.0059
    摘要 ( )   PDF (9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今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已成为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考察因素,为建立从种子企业的选择、孵化、加速发展、最终成功落地的完备的独角兽培育机制,亟待构建全面、客观、科学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基于此,研究主要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确定45个相关影响因素,将其归类划分为10个主要因素;其次,采用模糊网络分析法(FANP)对这些因素的整体优先级进行排序,确定影响成长性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基于加权因素的模糊TOPSIS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外部因素对被研究企业的发展与成长更为重要。“政策条例”、“技术因素”和“企业家的特点”被确定为关键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为企业管理者制定恰当的发展战略,为提高企业绩效提供有效指导,同时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遴选与培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基于在线评论和前景效用的商品等级评价及选择方法
    林珊珊, 余高锋
    2021, 30(2):  191-195.  DOI: 10.12005/orms.2021.0060
    摘要 ( )   PDF (92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品属性或特征的在线评论对消费者选择商品产生重要影响,现有方法尚未关注商品级别和消费者的有限理性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在线评论中基于前景理论的商品选择方法。首先,描述了依据在线评论的商品选择问题;然后,定义商品关于属性值级别隶属度,进而计算级别正理想点和负理想点;其次,以正理想点和负理想点为参考点,计算各个商品的前景综合级别特征值,据此提出基于二元语义的商品等级评价与选择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商品选择案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基于复杂网络的并联式项目群结构脆弱性评估
    郭宁, 郭鹏, 刘洋
    2021, 30(2):  196-201.  DOI: 10.12005/orms.2021.0061
    摘要 ( )   PDF (132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复杂网络研究并联式项目群的结构脆弱性。将项目群中的任务用节点表示、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用边表示,依据任务的工期确定点权、任务之间的依赖强度确定边权,则并联式项目群被抽象为一个有向加权网络。在分析并联式项目群网络拓扑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并联式项目群脆弱性评估模型,并对一个并联式项目群进行脆弱性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并联式项目群脆弱性进行定量化评估、能够有效识别结构中的脆弱环节。本研究为保障项目群顺利实施、抵御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
    公路货运平台延迟赔付服务定价策略研究
    甘卫华, 苏雷, 鄢伟安, 付晨
    2021, 30(2):  202-209.  DOI: 10.12005/orms.2021.0062
    摘要 ( )   PDF (157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延迟赔付率、车主延迟风险、货主物流时效关注度的影响下,研究两种延迟赔付定价策略的选择问题,通过逆向求解法获取最优均衡。发现:(1)车主网络外部性大于货主两倍的情况,平台始终选择C策略。反之,若车主延迟风险低于某临界值、货主对物流时效的关注度高于某临界值,应选F策略;否则选C策略。(2)无论F策略还是C策略,平台收益均随车主延迟风险的降低、货主对时效性关注度的提升而提升,不受赔付率影响。(3)若选F策略,则不对货主补贴。若选C策略,车主的网络外部性大于货主的情况下始终实行补贴;反之,只有当车主延迟风险、货主物流时效的关注度满足条件时进行补贴。最后,用数值仿真结论进行验证。
    管理科学
    专才还是通才?组织成员知识基础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董佳敏, 刘人境
    2021, 30(2):  210-217.  DOI: 10.12005/orms.2021.0063
    摘要 ( )   PDF (141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多主体仿真方法,构建了成员知识基础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动态仿真模型,分析了成员知识深度、知识宽度和知识交叠度对创新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解答了组织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以及不同的人如何影响组织创新这两个重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宽度对创新绩效有积极效应,而知识深度的效应依赖于知识宽度与知识交叠度的交互影响。其中,知识宽度较低时,知识深度存在消极影响。知识宽度较高时,知识深度对创新绩效存在倒U型影响。知识宽度中等时,成员所拥有的优势知识是否重复至关重要。当优势知识均匀分布时,知识深度呈现积极效应;当优势知识高度重复时,不同领域的知识难以被融会贯通,知识深度的积极效应转变成消极效应。总体来说,兼具知识宽度和知识深度的T型人才最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此外,在专业型人才队伍中适当引入通用型人才,能够在多数情况下保证组织的最优表现。
    基于系统双重风险共担的多项目鼓缓冲设置研究
    张俊光, 万丹
    2021, 30(2):  218-224.  DOI: 10.12005/orms.2021.0064
    摘要 ( )   PDF (165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关键链多项目缓冲管理的效率,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目双重风险共担的鼓缓冲设置方法。新方法从系统角度分析了多项目不同层级的风险共担作用,以同时落在在子项目关键链和多项目系统关键链上的系统关键活动工期占比为切入点对缓冲进行分层管理,抽取部分项目缓冲集中到系统层面,同时综合考虑风险独立因子以及鼓活动有效产出影响指数对鼓缓冲进行了定量设置。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多项目按时完工率、项目缓冲平均消耗率、系统关键链上鼓活动平均延误百分比、多项目系统总工期和成本这几个绩效方面的表现更优,提高了多项目系统的风险应对能力。
    双边视角下用户参与众包创新的知识获取前因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蒋旋, 孟庆良, 徐信辉, 孙妮妮
    2021, 30(2):  225-231.  DOI: 10.12005/orms.2021.0065
    摘要 ( )   PDF (106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众包创新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获取外部群体知识资源达到创新目标的有效模式。基于发包企业与接包用户双边视角,分析了众包创新的本质内涵和影响众包创新知识获取的关键因素,构建了众包创新知识获取的前因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模型,并以国内典型众包平台——猪八戒网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多样性、沟通机制和激励机制对知识获取均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获取显著正向影响众包创新绩效。知识获取的前因对众包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知识多样性显著正向直接影响众包创新绩效,而沟通机制和激励机制对众包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效应并未得到有效验证,它们则是以知识获取为中介而间接影响众包创新绩效。
    综述
    基于超图的超网络研究综述
    马涛, 索琪
    2021, 30(2):  232-239.  DOI: 10.12005/orms.2021.0066
    摘要 ( )   PDF (12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网络是一般网络的一类自然推广。超网络的研究将会有助于理解“复杂系统之所以复杂”这一极其重要的问题。现实世界中,很多复杂的系统都可以用超网络描述。超网络分为基于网络的超网络与基于超图的超网络。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基于超图的超网络,首先对超图理论进行描述,然后对基于超图的超网络进行分析,接着提出了基于超图的超网络和多层超网络的转换及实例并提出了基于超图的超网络演化模型。本文最后对超网络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其中,超网络的指标构建、动力学研究、链路预测、应用等方面还有待于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