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2021年 第3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1-05-25
    理论分析与方法探讨
    可卸货的移动在线背包问题模型和算法
    苏兵, 任宏光, 周佳其, 陈光会, LIN Guo-hui
    2021, 30(5):  1-5.  DOI: 10.12005/orms.2021.0137
    摘要 ( )   PDF (116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出可卸货的移动在线背包问题,即一个装有货物的背包从起点出发对n个指定需求点提供服务,将所装货物在每个点按已知需求量卸下,并将该点数量无法预知的待取回货物装入背包带回起点,如何决策背包对需求点的服务次序及途经需求点是否取回货物,使得取回的货物数量尽可能的多。针对该问题,采用在线理论和方法,建立模型并设计在线算法F,分析需求点待取回的货物数量与背包将该需求点的货物卸下后剩余承载量的差的不同情形,证明F的竞争比并对竞争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载货下限越大、需求点个数越多、需求点待取回货物总数越多,算法F的执行效果越好。
    VTS雷达站选址优化研究
    黄川, 吕靖
    2021, 30(5):  6-14.  DOI: 10.12005/orms.2021.0138
    摘要 ( )   PDF (187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雷达站选址及雷达配置方案对于提高整个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简称VTS)的运行性能起到重要作用。针对当前VTS雷达站选址模型因较少考虑水域风险和环境遮挡等相关因素而较难进行实际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域单元风险评价的VTS雷达站选址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水域风险和环境遮挡等环境因素,利用ArcGIS软件对水域进行划分、风险评价和视域分析,并建立雷达站选址配置双目标优化模型,设计多目标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对肇庆市的VTS雷达站选址项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最终方案能够满足模型约束并实现优化,在考虑水域风险、环境遮挡的情况下提高了VTS雷达站的运行效果,推动VTS雷达站选址模型的实际应用。
    最小最大后悔准则下新增设施选址策略研究
    于江霞, 赵阳, 罗太波, 李红梅
    2021, 30(5):  15-20.  DOI: 10.12005/orms.2021.0139
    摘要 ( )   PDF (96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新增设施选址问题,考虑网络节点权重不确定性,以设施中最大负荷量最小为目标,提出最小最大后悔准则下的新增设施选址问题。在网络节点权重确定时,通过证明将网络图中无穷多个备选点离散为有限个设施候选点,设计了时间复杂度为O(mn2)的多项式算法;在节点权重为区间值时,通过分析最大后悔值对应的最坏情境权重结构,进而确定最大后悔值最小的选址,提出时间复杂度为O(2nm2n3)的求解算法;最后给出数值算例。
    面向韧性提升的相互依赖关键基础设施网络灾后修复模型研究
    颜克胜, 荣莉莉
    2021, 30(5):  21-30.  DOI: 10.12005/orms.2021.0140
    摘要 ( )   PDF (159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合理制定相互依赖关键基础设施网络(Interdependent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 ICINs)遭灾后毁坏组件的修复计划是其安全管理的至关重要内容。本文首先明确了ICINs的韧性测度,分析了其灾后修复策略;然后基于网路流理论,以最大化ICINs的韧性为目标,构建了在有限灾后修复资源约束下,ICINs的灾后修复任务选择与调度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设计了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不同规模的用例实验对模型和遗传算法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1)该模型具有解决相关问题的可行性与有效性;(2)设计的遗传算法能获得质量较高的满意解,且对于大规模问题,遗传算法的求解时间与求解结果优于Cplex软件;(3)将网络之间的功能与空间相互依赖同时纳入模型中,能使ICINs的韧性达到更高。研究可为ICINs的灾后修复决策提供辅助。
    面向多个无人机站点的车辆与无人机联合配送路径问题研究
    王新, 王征, 徐伟
    2021, 30(5):  31-37.  DOI: 10.12005/orms.2021.0141
    摘要 ( )   PDF (12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辆与无人机联合配送模式在产业界受到青睐,该模式有效地降低了配送成本,但却有极大的调度难度,问题的求解也非常复杂。本文对问题进行明确定义并建立模型,根据问题特性设计了一个自适应大规模邻域搜索(Adaptive Large Neighborhood Search, ALNS)算法,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的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LNS算法相比Gurobi在运行时间上有明显优势,结果相同甚至更优;车辆与无人机联合配送模式也较仅卡车配送模式节约了成本。
    带有环境指示因子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的互补模型研究
    李鹏宇, 徐士琴, 韩继业
    2021, 30(5):  38-45.  DOI: 10.12005/orms.2021.0142
    摘要 ( )   PDF (1136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非线性互补理论为基本工具,提出带有环境指示因子且由原料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需求市场及回收中心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鉴于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环境保护部门通过实施对制造商的排放进行惩罚的机制以遏制其污染行为,同时通过对回收中心的回收实行奖励的机制以激励其回收行为。排放惩罚与回收奖励应大于相应的影子价格,这些影子价格作为环境指示因子由模型决定且有益于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环保政策。在描述不同决策者优化行为的基础上推导最优性条件,得到对应于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的非线性互补模型,证明解的存在性进而构造数值算例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考虑多提前期的厨房电器供应链网络库存系统鲁棒控制研究
    张建同, 贾会峰, 赵晓伟
    2021, 30(5):  46-51.  DOI: 10.12005/orms.2021.0143
    摘要 ( )   PDF (110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厨房电器供应链的管理实践中,市场、技术、客户需求等具有不确定,牛鞭效应也会影响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系统性的损失。为了提高厨房电器供应链的鲁棒性能,本文首先基于Takagi-Sugeno模糊控制系统,考虑采购、生产、销售等多种提前期以及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构建一类厨房电器供应链网络动态模型;其次,根据不同周期下厨房电器供应链制造商的库存状况,对制造商的生产策略进行了设计;随后,提出了基于模糊鲁棒控制策略对多提前期、多种不确定因素对厨房电器供应链的影响;最后,基于厨房电器供应链的实际数据进行了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厨房电器供应链鲁棒策略是可行和有效的。
    考虑参考质量效应的“农超对接”供应链动态质量改进策略
    李保勇, 马德青, 戴更新, 胡劲松
    2021, 30(5):  52-59.  DOI: 10.12005/orms.2021.0144
    摘要 ( )   PDF (136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农超对接”背景下,以“农村合作社+超市”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消费者参考质量效应对需求的影响,利用微分博弈理论分别求得了成本分担契约、非合作以及集中决策三种情形下供应链双方的最优均衡策略及利润。研究发现:消费者参考质量效应能够激励农村合作社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同时缓解了超市的广告宣传压力,使得超市的广告宣传水平降低;当商誉-参考质量转换程度较大时,决策者会选择以低商誉战略来维持消费者合理的农产品质量期望值,形成了农产品质量低,成员收入少的不良经营环境;成本分担契约不仅提升了农产品质量水平,同时也实现了超市和农村合作社双方利润的帕累托改善,能够缓解超市面对劣质农产品束手无策的不良局面。
    基于降低失效停放区比率的共享单车系统稳定性研究
    赵道致, 王迪
    2021, 30(5):  60-65.  DOI: 10.12005/orms.2021.0145
    摘要 ( )   PDF (119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享单车失效停放区使得用户无法取车或还车,影响共享单车系统运营稳定性。本文基于排队论与马尔科夫链构建了共享单车系统稳定状态平均场方程组并求解稳态解,发现停放区交互作用使得失效停放区对相邻停放区产生需求溢出效应,增加系统失效停放区比率,影响系统运营稳定性。本文以降低系统失效停放区比率目标,引入(M,S)交互策略,调节失效停放区对相邻停放区的交互作用程度。进一步,以算例分析比较相同类型与不同类型停放区交互作用、(M,S)交互策略下共享单车系统的失效停放区比率。结果表明(M,S)交互策略能够有效降低失效停放区比率,提高系统运营稳定性。本研究为共享单车企业运营稳定性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基于半马尔科夫过程的逻辑门可靠性分析
    兑红炎, 郑小倩, 陈立伟, 杨楠
    2021, 30(5):  66-72.  DOI: 10.12005/orms.2021.0146
    摘要 ( )   PDF (145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故障树分析方法是在静态故障树的基础上拓展而来的自上而下的图形化演绎技术,可以很好地对具有复杂失效行为和交互作用的系统进行建模,进而分析系统的可靠性。本文从动态故障树逻辑门的可靠性建模与分析入手,结合半马尔科夫过程原理,将动态逻辑门转化为半马尔科夫链。其次给出在半马尔科夫链中动态逻辑门输出事件的发生概率和系统可靠性的计算公式。提出各种逻辑门到半马尔科夫链的通用转化模型,通过更改通用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将逻辑门转化为半马尔科夫链。最后,基于半马尔科夫过程求解动态逻辑门输出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动态优先与门、顺序相关门和备件门为例,并给出系统可靠性的计算公式。
    基于犹豫模糊偏好关系FMEA方法的改进
    张孟飞, 王铁旦, 彭定洪, 任子瑞
    2021, 30(5):  73-78.  DOI: 10.12005/orms.2021.0147
    摘要 ( )   PDF (96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有效解决产品在研发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质量可靠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犹豫模糊偏好关系的改进FMEA方法。考虑到专家小组对不同失效模式评估时主要依据相关标准和自身经验,存在犹豫模糊不确定或自身偏好问题。本文首先对风险因子的评分标准进行犹豫模糊化,并用犹豫模糊偏好关系对失效模式的相对风险矩阵进行处理;其次,将得到的具有犹豫模糊偏好关系的综合偏好值与犹豫模糊评价信息相结合,得到改进的风险优先数,从而得出新的失效模式风险评估顺序对FMEA进行改进;最后,利用改进的FMEA模型对产品研发过程中的质量风险进行分析验证,使得风险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进而提高研发成功率,显示该方法可行、有效。
    基于B样条和聚类分析的非参数轮廓监控方法研究
    聂斌, 叶文静, 刘迪青, 刘晓卉
    2021, 30(5):  79-87.  DOI: 10.12005/orms.2021.0148
    摘要 ( )   PDF (159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轮廓监控中,产品或过程的质量特征可以由一种特定的函数关系表示。如果轮廓的函数形式是已知的,则可以使用参数化方法来监控轮廓。然而,当轮廓形态复杂时,继续使用参数方法则可能导致由于模型设定不准确而无法正确识别异常轮廓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参数回归的新方法以解决制造过程中常见的复杂轮廓监控问题。所提方法将基于非参数回归的B样条与迭代的聚类分析过程相结合,在应用过程中不需要对轮廓的形式进行限制性假设。仿真研究评估了该监控方法在不同变异情况下的性能,并且通过与现有方法的比较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最后通过轮廓监控领域的一个经典案例说明了新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
    碳交易机制下资金约束制造商替代产品的最优生产策略研究
    秦娟娟, 李婧
    2021, 30(5):  88-94.  DOI: 10.12005/orms.2021.0149
    摘要 ( )   PDF (12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碳交易机制和资金约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但很少有文献研究碳排放和资金双约束下企业对普通与低碳两种替代品生产决策问题。因此,本文在碳交易机制下讨论了资金约束下制造商两种产品的生产决策问题。本文采用基于有无碳交易和银行融资划分四种情形,基于报童模型构建优化模型分析制造商的最优决策。研究发现:(1)无融资情形下,如果制造商的初始资金很少,则制造商生产更多的普通产品;如果制造商的初始资金很多,则制造商生产更多的低碳产品;(2)在银行融资情形下,当利率较小时,制造商生产更多的低碳产品;当利率较大时,制造商生产更多的普通产品;(3)在银行融资情形下,如果碳排放配额较大,无碳交易机制时的融资量和融资成本高于有碳交易机制时的融资量和融资成本;如果碳排放配额较低则结论相反。
    考虑公众参与的公共工程项目应急管理演化分析
    杨苏, 林浩东
    2021, 30(5):  95-101.  DOI: 10.12005/orms.2021.0150
    摘要 ( )   PDF (114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当前的公共工程项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公众参与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有限理性假设,考虑公众参与在公共工程项目应急管理中的影响作用,将政府角色细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决策主体,构建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公众三方的非合作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决策主体的演化稳定策略,模拟了决策过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公众参与已成为公共工程应急管理决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若三方中的中央政府能够有效的规制地方政府的不规范行为,公众参与能起到较好的“旁站”监督效果,将会促进系统趋向“中央政府有效监督,地方政府有效规制,公众积极参与”的理想演化稳定均衡状态。
    区间二型模糊集效用函数和熵在风险决策中的应用
    李茹霞, 扈文秀, 齐晓亮
    2021, 30(5):  102-109.  DOI: 10.12005/orms.2021.0151
    摘要 ( )   PDF (1315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以区间二型模糊集(IT2FS)为信息环境的多属性决策(MADM)问题,引入IT2FS效用函数,并提出基于IT2FS效用函数,熵和风险因子的风险决策模型。首先基于截集思想提出两种IT2FS效用函数公式,有效提取了IT2FS全部信息,比以往的序值型公式更加科学有效。其次基于已提出的IT2FS三种不确定度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种新型不确定度量,并基于此三种不确定度量提出IT2FS熵公式弥补原有熵度量的不足。再次引入风险偏好因子反映决策者不同的风险态度,并改进风险偏好因子范围。构造基于效用函数,熵和风险偏好因子的风险决策模型。最后利用一个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风险决策模型中决策者风险偏好对属性权重以及方案的排序存在影响,该决策思想对风险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决策均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府际间信任演化博弈研究
    景熠, 杜鹏琦, 曹柳
    2021, 30(5):  110-115.  DOI: 10.12005/orms.2021.0152
    摘要 ( )   PDF (128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气流域”内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信任程度,是影响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关系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从地方政府的有限理性出发,构建了三个地方政府参与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非对称信任演化博弈模型。在求解模型均衡点并分析其稳定性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情况下的信任演化路径,以及各个参数变化对信任概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直接治理效益、协同加成效益、协同间接效益,降低治理风险成本,显化潜在损失,并合理确定生态补偿数额,能够提升协同治理关系最终达到信任均衡状态的可能性。
    基于Shephard距离函数的DEA TOPSIS方法研究
    李勇军, 蔡华权
    2021, 30(5):  116-121.  DOI: 10.12005/orms.2021.0153
    摘要 ( )   PDF (105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通过对Shephard距离函数的引入,正式构建了DEA TOPSIS决策单元排序方法的框架。本文首先定义了正(负)理想决策制定单元(DMU)以及相应的(反)生产可能集,然后在考虑正(负)理想DMU的条件下分别给出DMU的(反)效率评价模型以及对应的Shephard距离函数,然后基于评价对象到理想DMU相对接近度这一综合评价值给出了DMU的一个完全排序。最后,本文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基于在线评价且考虑消费者类型的酒店排序方法
    陶玲玲, 尤天慧
    2021, 30(5):  122-128.  DOI: 10.12005/orms.2021.0154
    摘要 ( )   PDF (103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在线评价的发布时间、获得的“有用”的投票数以及是否被贴上“砖家”点评标签对在线评价信息可信度和消费者购买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在线评价信息且考虑评价信息可信度及消费者类型的酒店排序方法。首先,将不同类型消费者群体给出的在线评价信息转换成考虑在线评价信息可信度的区间中智数;其次,依据区间中智数距离测度公式确定针对目标群体的各消费者群体权重,进而依据INLNPA集成算子集结各消费者群体评价信息确定针对目标群体的酒店-属性决策矩阵;再次,依据区间中智集熵测度方法确定各属性权重,在此基础上,基于VIKOR方法得到针对目标群体的酒店排序结果;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分析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目标是最小化最大完工时间带柔性维修时间限制的两台机器排序问题的一个近似算法
    李刚刚, 鲁习文
    2021, 30(5):  129-133.  DOI: 10.12005/orms.2021.0155
    摘要 ( )   PDF (9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研究了两台机器带柔性维修时间限制的排序问题,其中第一台机器在固定的时间内必须进行维修,而第二台机器一直可用,目标是最小化所有工件的最大完工时间。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允许中断。对于该问题,我们给出了一个性能比为的近似算法,并证明了该性能比是紧的。
    应用研究
    需求信息更新下资金约束供应链贸易信贷定价及订购决策
    杨宏林, 谢峥, 王静茹, 袁际军
    2021, 30(5):  134-139.  DOI: 10.12005/orms.2021.0156
    摘要 ( )   PDF (1378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需求信息更新情形下,单一制造商和单一资金约束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的定价与融资订购决策问题。研究发现当零售商初始资金水平越低或更新的需求估计值越大时,制造商将会采取更为激进的定价策略;零售商初始资金水平越低,其订购数量越大,仅当更新的需求估计值低于某一阈值时,零售商订购数量关于更新的需求估计值递增。此外,数值模拟显示,相对于制造商,需求信息更新更容易为零售商带来额外价值;在一定条件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可同时从需求信息更新中获得额外价值。
    邮轮供应链销售渠道选择与定价策略研究
    曾庆成, 向惠, 曲晨蕊
    2021, 30(5):  140-146.  DOI: 10.12005/orms.2021.0157
    摘要 ( )   PDF (128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邮轮产业在经历10年快速增长后,自2017年开始进入调整期,分销渠道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本文考虑游客不同渠道支付意愿的差异性,构建邮轮船票销售渠道及销售策略决策模型,对比单渠道邮轮直销、双渠道包船模式和双渠道代理模式等三种销售模式,分析旅行社对扩大邮轮公司市场份额、提升邮轮供应链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销售渠道的选择受舱位数、市场规模、旅行社销售邮轮旅游产品努力度等多因素影响。当邮轮市场处于培育期时,邮轮公司倾向于通过单渠道直销模式发展市场。随着市场逐渐成熟,市场需求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邮轮公司和旅行社合作成为必然趋势,合作模式选择受佣金率影响。
    差异化定价策略下政府规制对生产者尽规模式选择的影响
    陈玉玉, 李帮义, 王哲, 王玥
    2021, 30(5):  147-153.  DOI: 10.12005/orms.2021.0158
    摘要 ( )   PDF (1241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寡头垄断生产者同时生产新产品和再制造品,政府通过规定最低循环率对生产者行为进行约束。首先,研究差异化定价策略下政府规制对生产者尽规模式选择的影响,即生产者责任实现情况;然后,探究两种定价策略下生产者尽规的实现方式;最后,分析生产者如何选择两种定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生产者有三种尽规模式,并得到各尽规模式之间的阈值;随着规制水平的提高,低定价策略下将通过扩大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生产规模的方式实现尽规,而高定价策略则通过减少新产品产量和增加再制造品的产量的方式实现尽规;当绿色消费者比例较大时,应采取高定价策略,反之则应采取低定价策略。
    面向战略型消费者的产品创新与定价策略
    牛文举, 夏晶
    2021, 30(5):  154-160.  DOI: 10.12005/orms.2021.0159
    摘要 ( )   PDF (104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垄断制造商面向战略型消费者时的产品创新与定价问题。运用消费者效用理论和博弈论等方法,构建静态和动态定价下制造商和消费者两期决策模型并求解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是否购买以及何时购买产品取决于升级换代产品的价格阈值。与静态定价相比较,动态定价能使制造商获得更多期望收益,但会降低消费者剩余、弱化制造商的产品创新积极性,并且这种弱化现象在产品价值折扣系数较高的情况下尤为明显。战略消费者购买行为对制造商的产品创新、期望收益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不仅依赖于制造商选择何种定价策略,还取决于产品价值折扣系数的大小。研究结论为消费者的产品购买和升级换代提供了理论建议,为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定价提供了决策参考。
    基于风险网络结构的资产分配策略研究
    张伟平, 庄新田, 吴冬梅
    2021, 30(5):  161-167.  DOI: 10.12005/orms.2021.0160
    摘要 ( )   PDF (131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股票市场是一个高风险市场,如何在频繁发生的极端波动环境下进行有效的资产分配是当前热点问题。本文首次应用VaR模型构建股市风险网络,并基于风险网络模型进行最优投资组合成分选择,分析不同市场波动行情下最优资产分配权重和股票中心性的时变关系,融合风险网络时变中心性和个股表现提出新的动态资产分配策略(φ投资策略)。结果表明:在股市上涨和震荡期,股票中心性和最优投资组合权重呈正相关关系;股市下跌期,股票中心性和最优投资组合权重呈负相关关系;当φ>0.05时,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区域向高中心性节点移动,反之。φ投资策略的绩效表现证明了风险网络结构能提高投资组合选择过程。此研究对于优化资产配置、提高投资收益、多元化分散投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修正区间模糊Shapley值的“一带一路”PPP项目利益分配模型
    王亦虹, 田平野, 邓斌超, 戎娜娜
    2021, 30(5):  168-175.  DOI: 10.12005/orms.2021.0161
    摘要 ( )   PDF (163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方合作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PPP项目是互联互通的基石,公平合理地分配项目利益则是保障其顺利实施的关键。为了构建科学的利益分配模型,考虑项目参与方组建的合作联盟预期收益为模糊数且分配时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首先,基于区间模糊Shapley值构建“一带一路”PPP项目利益分配初始模型;然后,识别出利益分配影响因素并量化参与方的投入分担程度,据此修正初始的利益分配模型;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将该模型与现存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本模型的可操作性更强,针对影响因素系数的测算更为精准,整体具有显著优势。
    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空间双网络分析——基于金融发展、资源禀赋因素比较视角
    曹薇, 刘春虎, 苗建军
    2021, 30(5):  176-181.  DOI: 10.12005/orms.2021.0162
    摘要 ( )   PDF (124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金融发展、资源禀赋影响下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空间双网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资源禀赋两因素对产业空间网络均产生了正向作用。同时,在产业空间网络中我国各区域基本都具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的条件。进一步,经过QAP检验得出两网络呈正相关关系。最后,通过构建2-模网确定了影响我国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成员(省市、自治区)以及我国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合理路径,反映到政策上即发达区域资源禀赋的合理布局以及欠发达区域金融发展的大力支持是目前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本文的研究结论以期为我国区域承接产业转移提供理论借鉴。
    贴现率不确定条件下矿产资源最优开采及资源税研究
    仓定帮, 魏晓平, 曹明
    2021, 30(5):  182-187.  DOI: 10.12005/orms.2021.0163
    摘要 ( )   PDF (95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贴现率在研究矿产资源代际优化配置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在贴现率具有不确定性的条件下,讨论了矿产资源的最优开采问题,给出了矿产资源价格期望变化率;其次研究了贴现率具有不确定性、市场存在垄断时最优资源税设定问题。结果显示,贴现率的不确定性降低了资源价格期望变化率,但从价资源税不受其影响,从量资源税与不确定性程度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
    随机通胀风险下基于半鞅理论的最优投资策略
    李娟, 夏登峰, 费为银
    2021, 30(5):  188-192.  DOI: 10.12005/orms.2021.0164
    摘要 ( )   PDF (118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在半鞅理论框架下,构建包括可交易风险资产、不可交易风险资产和未定权益的金融投资模型。在考虑随机通胀风险和获取部分市场信息的情形下,研究投资经理人终端真实净财富指数效用最大化问题。运用滤波理论、半鞅和倒向随机微分方程(BSDE)理论,求解带有随机通胀风险的最优投资策略和价值过程精确解。数值分析结果发现,可交易风险资产最优投资额随着预期通胀率的增加而减少,投资价值呈先增后减态势。当通胀波动率无限接近可交易风险资产名义价格波动率时,通胀风险可完全对冲,投资人会不断追加在可交易风险资产的投资额,以期实现终端真实净财富期望指数效用最大化。研究结果为金融市场的投资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参考。
    基于Vague集距离与灰色关联的区域产业技术供需协同发展评价研究
    骆琪, 何喜军
    2021, 30(5):  193-199.  DOI: 10.12005/orms.2021.0165
    摘要 ( )   PDF (957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供需有效协同是实现产业中高端发展的重要驱动,本文综合考虑产业技术供需子系统发展水平、供需子系统间耦合作用及协同效应等因素,将Vague集相似性度量与距离协同模型结合,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技术供需子系统间的灰色关联度,建立了基于Vague集距离与灰色关联的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供需复合系统的综合协同发展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2009年至2016年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供需协同水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技术供需协同发展处于高协同低发展阶段,综合协同发展水平增速缓慢;供需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关系显著;北京和天津的技术供给发展较快,需求相对不足,而河北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因此,兼顾技术供需高质量发展与区域技术供需协同匹配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基于粗糙集与未确知模型的京津冀工业绿色发展的差异性与协调性分析
    王韶华, 刘晔, 张伟, 何美璇
    2021, 30(5):  200-207.  DOI: 10.12005/orms.2021.0166
    摘要 ( )   PDF (1412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业绿色发展是重要突破口。本文基于绿色发展的内涵,参考四部委发布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涵盖工业资源利用、工业环境质量、工业环境治理、工业经济增长共4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的区域工业绿色发展测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粗糙集理论与未确知模型约简指标、计算权重、设置分级标准,对京津冀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多指标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其协调性。结果发现:(1)京津冀间工业绿色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京、津波动频繁,河北省上升趋势明显,均已达到中等以上水平;(2)京、津、冀工业绿色发展分别受工业环境治理、工业资源利用、工业环境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3)京津冀工业资源利用、工业环境治理及工业经济增长均处在濒临失调区,工业环境质量处在勉强协调区,工业绿色发展已达到优质协调区。因此,一方面京、津、冀工业绿色发展应分别聚焦工业环境治理、工业资源利用、工业环境质量精准施策;另一方面必须重视京津冀工业绿色协同发展。
    管理科学
    权重可变条件下员工绩效排名稳健性的Hasse图分析
    高雅, 岳立柱, 周志强
    2021, 30(5):  208-213.  DOI: 10.12005/orms.2021.0167
    摘要 ( )   PDF (1053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绩效排名是绩效考核过程中关注度最高的环节,也是引发争议的“活火山”。因此,识别排名争议和控制排名风险是提升组织公平感和员工满意度的必要手段。以权重不确定性为切入点,应用偏序集理论重构绩效评价模型,获得员工绩效排名Hasse图,直观展示员工分层聚类及不稳健排序;并讨论Hasse图分层方法与性质。实例分析表明,利用偏序集构建的绩效评价模型有助于控制考核排名中的风险点,提升员工绩效考核质量。
    创始人控制、控制链长度与真实盈余管理
    李秉祥, 张涛, 陶瑞
    2021, 30(5):  214-220.  DOI: 10.12005/orms.2021.0168
    摘要 ( )   PDF (964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控制链长度的视角出发,去探寻金字塔结构对于家族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对于金字塔结构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2012~2016年我国A股市场金字塔持股结构的家族上市公司数据,对控制链长度变化与家族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家族企业的控制链长度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而依据最终控制人是否为公司创立者的分组检验结果显示,控制链长度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仅在非创始人控制的家族企业样本中成立。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进一步分析发现:与非创始人控制家族企业相比,创始人控制的家族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明显更低。
    网络直播对餐饮O2O外卖顾客信任的影响研究
    丁佳敏, 陈军飞
    2021, 30(5):  221-226.  DOI: 10.12005/orms.2021.0169
    摘要 ( )   PDF (126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直播是基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一种实时视讯方式,其内容真实不可篡改,具有良好的实证作用。餐饮O2O外卖是以互联网为媒介,顾客线上下单,享受线下送餐上门的一种餐饮模式。但近几年外卖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导致顾客信任下降。基于网络直播的属性,本文构建了网络直播对餐饮O2O外卖顾客信任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直播的内容、主体、方式、时间、次数均对顾客信任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餐饮O2O外卖顾客信任及发展网络直播模式的建议。
    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李根忠, 朱洪亮
    2021, 30(5):  227-231.  DOI: 10.12005/orms.2021.0170
    摘要 ( )   PDF (949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本文选取长江经济带9省2市2008~2019年样本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以及Malmqusit指数,考察产业结构升级及其与能源效率交互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力度,从检验性回归系数看,产业结构升级对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在上游和下游表现的较显著,而中游不显著。因此,应从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政策出发,积极培育“政企社”合作机制,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核心技术突破的多主体多级均衡问题研究
    彭莹, 郭本海, 曹晓晓
    2021, 30(5):  232-239.  DOI: 10.12005/orms.2021.0171
    摘要 ( )   PDF (1310KB) (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具有“投入大、周期长、突破难”的特点,需走多主体参与、多级利益均衡、递阶式技术突破之路。基于此,立足产业外围技术发展和核心技术突破不同阶段,分别构建了“政府-企业”间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以及“政府-企业-学研机构”间的多方合作博弈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和数值仿真,分析各方博弈主体的损益关系以及影响其行为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影响外围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企业的创新努力水平、政府激励、企业的风险规避度以及政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等,而影响核心技术突破的主要因素有政府激励、产学研创新费用、技术实现突破方式的概率等,相应地,不同阶段的对策与策略也应重点围绕上述因素进行设计。